2025年3月28日 星期五
首頁 李梅樹的藝術花園

李梅樹的藝術花園

與李梅樹紀念館合作,打造「李梅樹藝術花園」,節目由李梅樹研究者莊玉明老師共同主持,並邀請李梅樹紀念館的執行長,
同時也是李梅樹教授的兒子李景文,以介紹台灣寫實派美術大師李梅樹作品為主軸,帶入畫家生活時代的背景及創作故事。

video

聲動美術館:李梅樹《清晨》

李梅樹在他46歲那一年,接下了三峽祖師廟的重建工作長達36年。重建過程需要花費龐大經費,因此祖師廟也組織了一團誦經團,除了在初一十五為祖師廟誦經之外,也常去巡迴募款,因此,在李梅樹的作品中,可以看見誦經團工作的現場,也可以看到他們結合員工旅遊和募款活動的行程中,這些誦經生們的輕鬆一面。 除了大量的誦經生做為模特兒的作品之外,祖師廟的祭典也是畫作的重點,我們從他的作品中也看到了三峽傳統的賽豬公活動形式,儘管現在時代轉變,儀式也簡化許多,但從作品中我們仍可追尋過往的記憶也留下了歷史的紀錄。 除了大量的誦經生做為模特兒的作品之外,祖師廟的祭典也是畫作的重點,我們從他的作品中也看到了三峽傳統的賽豬公活動形式,儘管現在時代轉變,儀式也簡化許多,但從作品中我們仍可追尋過往的記憶也留下了歷史的紀錄。
video

聲動美術館:李梅樹《戲弄火雞的小孩》

介紹李梅樹最膾炙人口的題材--洗衣婦系列、鄉土田園系列、誦讀生系列、婦女之美系列、靜物系列、動物系列、大魯閣系列等。 李梅樹說「美術和實際生活,有著充分密切的關係;美術的創作,如果失去這個 關係,便失去了意義和目標。所以一切人類的生活,永遠是美術創作的泉源, 而世界上一切完美的宇宙萬象,無不出於這個源頭。」 在今天的大自然風景系列中,我們會特別來談談作品的光線,特別會談到外光主義(Pleinairism),意思為直接在日光下作畫, 回到畫室內 亦不會作出任何修改.起源於印象派畫風時期(大約 1860 年). 當時各地藝術家大 多在畫室內作畫, 苦心追求更多元化色彩的過程卻意外發現室外和室內光線對 顏色的細微影響. 因此當時不少人大力提倡室外作畫, 台灣陽光充足自然適合發展此風格,歡迎收聽節目介紹。
video

聲動美術館:李梅樹《生命vs三峽春曉》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静;知者樂,仁者壽。】李梅樹的個性不求不移,不息通達如山如水,今天我們將從李梅樹《壽比玉山》水墨畫作談起,看看李梅樹筆下的山和水呈現甚麼樣的姿態樣貌。
video

聲動美術館:李梅樹《憑欄少女》

李梅樹愛畫花,尤其是玫瑰花和杜鵑花。1950年代初,李梅樹密集以花為創作題材,並且有出品的紀錄。而李梅樹也愛文物收藏,節目中李執行長還會說到一段有趣的故事,說明當時為何有一大筆錢,讓李家買入許多珍貴的文物,而這些文物日後也都成為畫作中的主角。 李梅樹收了很多精緻的花瓶,放入一些美麗的花朵,就成了美麗的畫畫題材,節目中莊老師也將比較早期和後期李教授所畫的瓶中花有甚麼樣的差異。並且帶著大家一起賞析1954年的作品<憑欄少女>,這畫中主角是李梅樹的三女兒李麗玉,當年她22歲,訂婚前夕,她身上的衣服布料和旁邊的花朵相輝映,也顯示出李教授畫人物和花朵的深厚功力。
video

聲動美術館:李梅樹《清溪浣衣》

李梅樹的畫作主角常是身邊的人事物,除了模特兒經常使用家人和當地人之外,主題也常取材庶民生活。今天我們要從1981年的<清溪浣衣>作品來談早期的台灣景象,婦女在溪邊洗著衣服,同時也是人際交流的好時光,也發揮了守望相助的功能。這類題材李梅樹畫了好幾幅,我們從畫面中可以看到他對人物刻化的細膩程度,也可以看到對於整個構圖的動態安排,藉由節目的介紹,讓聽眾重返早期那個樸實的台灣景象。
video

聲動美術館:李梅樹《小憩之女》

今天從童年時期的李梅樹作品談起。從他童年的毛筆線描作品看出他的繪畫天分,以及廟宇文化對他產生的影響。我們也談赴日求學的階段,對於他人格和藝術的養成起了甚麼樣的影響性,如何影響了後來繪畫的題材和技巧。最後我們會為大家深度介紹他的人物畫--1935年的作品<小憩之女>,這個作品獲得了1935年第九屆台灣美術展覽會特選第一席,並榮獲台展賞最高榮譽。來聽莊玉明老師的導聆。
video

聲動美術館:李梅樹《屋頂花園》

今天為大家介紹位於三峽的李梅樹紀念館。館中典藏的不只有精彩的畫作,你還可以看到畫作中的人物和物品,形成非常有趣的時空交錯氛圍。 另外莊老師也將為帶領我們賞析李梅樹1975年的作品〈屋頂花園〉。這作品的主角是李梅樹的二媳婦-陳淑惠女士,她身上的衣服花色跟後面的盆栽植物,可以說是這一張畫面最搶眼的地方,這件衣服和背景都很有故事,歡迎收聽節目的介紹。
video

聲動美術館:李梅樹《黃昏》

介紹台灣鄉土寫實的第一代藝術家-三峽的李梅樹,1948年〈黃昏〉。〈黃昏〉可以說是李梅樹的代表作品之一,它的尺寸是120號(194x130公分),可以說是相當大的一件作品。〈黃昏〉這件作品描繪的是台灣婦女勞動之美,構圖參考1859年法國自然主義的藝術家布列東〈召回拾穗者〉,〈召回拾穗者〉描繪的內容一樣是一個寬廣的田園,所有的婦女工作結束要回家的一個情形。 這作品的主要人物,就是中間這個背麻布袋的婦女,是以他的大女兒李麗霞為模特兒。右下角是以他二女兒李麗月為模特兒,彎下身來撿拾地上的可能是番薯也好,或是其他的農作物。節目中我們將為大家仔細介紹這個作品以及他的生平簡介。

七日內最多人點閱

熱門節目